2020年1月以来,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并随着春运的人流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呈现向世界范围内扩散的趋势。新闻报道中不断增加的感染人数、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的事迹、全球华夏儿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魄力,无不紧紧牵动人心🫴🏻。时至今日🧑🏻⚕️,尽管疫情已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势头,但防疫工作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一刻也不能松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的🙆🏻♀️:“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作为交大学子,我们与全国无数同龄人一般在家自我隔离🈁,延缓开学。刚刚,我们通过在线直播共同观看了2019-2020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聆听了姜斯宪书记、林忠钦校长和王慧院长的谆谆教导🌎,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在这个举国合力共克时艰的关头,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生活模式🎗;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和国家🙋🏻♂️、社会、民族未来的发展;利用自身的能力与知识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信中表示:“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军地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 🪝。他还鼓励来信的大学生及全国青年以军地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榜样,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广大学子备受鼓舞🤴。我们生科人孜孜探索的生命科学领域👩🦳🍁,与医疗卫生事业密不可分🏋🏼,生命科学的进步🕵️♀️,是医疗技术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力推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全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攻关,高度重视研发成果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技术的转化🕷。在看到新型冠状病毒给全国人民、给全世界造成如此的严重后果之时,我们更加感受到生命科学领域科研的重要价值和巨大潜力,更加坚定了勇攀生命科学高峰𓀄🤩,攻坚克难,推动里程碑式研究成果的产生的决心🕟🕉。
希望我们全体同学能够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谨记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与期望,“惜时如金♟、独立思考、专注勤奋🕵🏼🥨、激浊扬清”🤜🏼,用实际行动在回应党的号召🏇🏽,做好守护者,争当奋进者💡,勤学不辍,敢于担当👩🦰,实现个人理想信念的升华!
《礼记·大学》中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一切成就的基础👼🏼🏩,是自身规范生活🧔🏻♂️,提高修养🏊🏼♀️。我们要有意识地调节和优化自身的生活模式,做到自律🪝、自控。
(一)要谨记学生天职,时刻不忘本心。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尽管疫情阻挡了开学,却丝毫不能够影响我们学习的步伐。在如今这个战“疫”的非常时期,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在家学习”🦸♂️、“在家科研”成为主旋律。尽管面临不同的环境和更多的诱惑🕵️♂️,但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加上周围的帮助😼,是一定可以排除困难🐦,沉下心来,更加自觉地投入学习中的🔠。比较好的做法如:设置每日时间安排表、学习时隔离手机及电视等诱惑源、请家人监督等等🛶。不论是毕业在即的学长学姐,还是初入校园的学弟学妹,大学四年的时光何其珍贵🙍🏽♂️,莫让疫情和自己的怠惰耽误了你追逐理想的脚步✍🏿。
(二)要积极拓展能力,提高生活技能。学习的范围是广博的💆🏿♀️,绝不仅仅限于课业学习这个狭隘的范畴➔。利用零散时间阅读一本好书,获取一种思想🙇🏼♀️;重温一下有些生疏的器乐或绘画才艺,感受艺术的魅力💳;认真描摹完一本字帖🛤,让优美的书法在自己笔尖流淌……岂不美哉?而隔离在家与在校学习相比,无形中多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可以和爸爸学厨艺🧚🏻♂️🫳🏿,做几道拿手菜;可以和妈妈学花艺,让绿色点缀家庭💭;可以运用软件学习室内广播操、瑜伽等健身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只要你想🍱,生活绝不只有被窝、手机和电视剧🧚🏽♀️🦔,丰富多彩只不过在自己一念之间。
(三)要敢于展现自我🥷🏻🚶,传播积极态度🏊🏼。好的生活模式应该与他人分享交流,相互带动,共同促进,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在这个超长的“假期”中有所思♗、有所得。尤其是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同志🙎🏻♂️,要积极体现自身的先进性,团结群众,带动群众😺,弘扬正能量。
范仲淹曾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千古名句💂🏼♂️👏🏽,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气魄感染了千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如今,全国、全社会🥈、全民族乃至全人类📄,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防疫形势,作为青年一代,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我们必须有所关注、有所忧虑,更有所思考、有所建言🤚🏼。
(一)要依托专业知识,理论结合实际。人类发展史就是与病毒的抗争史🪕。人类关于病毒的研究由来已久🏆,在理论知识的支持和科学实验的探究下,人类终将会找到遏制病毒👱、攻克疫情的途径👩🦽。在疫情爆发不久后🧗🏼,全国各地的高校和科研团队立即投入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中,解析了其全基因组结构,并发现了3CL水解酶等可能的药物靶点。我们也许没有足够的实力冲在科研的第一线🧑🏽🦳,但我们可以时刻关注相关科研成果🧜🏻♂️,结合自身学业背景理解消化,并力图改进创新。
(二)要合理管控情绪,正视复杂问题🙋🏽♀️。跳出相对纯粹的科研环境🙋🏿,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多的方面💋🔱,是复杂的人文和社会问题,新闻报道的情况🗓、公众接收后产生的映像和时间本身的实际,也许都存在差异,因此,面对任何公众事件和话题,应当理性当先🦟🛒。不论是讴歌赞美🐞,还是愤慨批判㊗️,亦或是痛心惋惜,都应在“理性”的范畴内,不应受一时情绪控制,在网络范围内发布或者传播不当言论,如人身攻击、“地图炮”🧑🏽🦳,甚至虚言、谣言等。逞一时之快“畅所欲言”纵然洒脱,但是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时确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作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时刻将理性处事作为信条👻。
(三)要明辨是非曲直,传播科学观念💆🏻。在如今的生活状态下,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家人、亲戚等。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此次疫情的观念和看法差异颇大。相信很多同学都曾有这样的尴尬,苦苦劝说自家老人外出时佩戴口罩,但他们总因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而不以为然📃🧐。由此可见🥬,作为思想开放程度最高、网络交际能力最强、信息来源渠道最广的年龄群体,我们应当及时获取和筛选科学的防疫观念与知识并向身边人群普及,对于存在于其中的一些谣言👨🏼🦰、迷信或错误信息等🃏,应该及时予以纠正🤸🏽♂️,通过自己的力量为营造科学防疫的风气而做出贡献。
(四) 要避免故步自封,拓宽角度视野👩👩👦。本次疫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事件💴,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的思想🤲🏻、感悟和体会,都可以从各个角度和领域着手,都可以与他人积极沟通⛩,深入交流。例如怎样正确看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暴露出的社会问题?怎样更好地在家高效科研学习?返校开学后如何更好地做好师生的防护工作?另外,如果想要亲身参与防疫工作,也有多种方式,不论是社区志愿者♢,还是线上课业辅导志愿者,或是捐款捐物,都是在尽己所能为疫情防控做出努力🌬,是值得鼓励提倡的。
2020年仅仅过去两个月不到🌑,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太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故甚至灾难👨🏻🈳,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中国等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的蝗灾等等🎅🏿👨🏻💼,人心惶惶。在这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一切困难和阻碍,都是对我们党🧗🏿,我们中国人民,我们中华民族的考验。而中华民族是具有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的民族,中国青年是经历过无数残酷考验🛣,走在时代最前沿的群体🧑✈️,我们必将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奋战关键阶段,决胜收官之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不懈奋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中国抗疫必胜
庚子新春过未半,
疫情爆发在武汉。
白衣天使前线战,
亿万人民身后盼。
众志成城天下叹🫱,
复工复学保生产。
自此全民一条心🧑🏿🔧,
决胜小康克万难!